关于大学加权成绩的加权系数,具体数值因院校、学科及招生政策而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部分高校在强基计划中采用加权成绩入围,通常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等核心科目设置加权系数,具体如下:
北京理工大学
入围成绩 = 高考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 + 数学单科成绩 × 0.2
(例如:数学120分,高考总成绩600分,则数学贡献24分,总入围分624分)
南开大学
入围成绩 = 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 × 1.5 + 其他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例如:数学130分,其他科目总成绩450分,则数学贡献195分,总入围分645分)
大连理工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 + 数学单科成绩 × 0.5
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 + 数学单科成绩 × 0.2
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 + 数学单科成绩 × 0.2
(例如:数学130分,文化课总成绩450分,则总入围分535分)
华东师范大学
核心科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的加权系数为1.2~1.5,具体比例由院校确定
普通高校的加权平均分(GPA)通常按以下公式计算:
$$
text{加权平均分} = frac{sum (text{各科成绩} times text{学分})}{sum text{学分}}
$$
例如:
课程A(学分3,得分80)
课程B(学分2,得分70)
课程C(学分4,得分90)
计算结果为:
$$
text{加权平均分} = frac{(80 times 3) + (70 times 2) + (90 times 4)}{3 + 2 + 4} = 83.33
$$
该分数用于评估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影响保研、奖学金等。 三、注意事项
加权系数范围通常为0.2~1.5,具体由高校根据学科重要性设定;
强基计划的加权科目及系数每年可能调整,需以高校最新招生简章为准;
普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多用于校内评价,与高考成绩无直接关联。建议考生结合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或官方通知,确认具体计算方式及科目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