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普 留学生一词起源在哪里

留学生一词起源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4-30 21:33:54

留学生一词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唐朝时期,由日本创造并使用,后演变为国际通用的称谓。具体背景如下:

历史渊源

唐朝时期,日本为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由于遣唐使作为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开始,同时派遣“留学生”和“还学生”。 - 留学生 :指遣唐使回国后仍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

还学生 :随遣唐使回国,负责信息传递或汇报学习成果。

制度背景

该制度帮助日本引入了律令制、汉字等文化成果,对日本文明发展影响深远。最初,“留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制度等基础文化,部分还参与政治、宗教等领域学习。

词汇演变

最早记载见于《旧唐书》,提及“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等实例;

随时间扩展,该词从特指日本遣唐使回国学生,演变为泛指所有在海外学习的学生。

其他说法辨析

尽管民间有“游学”等更早相关词汇,但“留学生”作为专门称谓,其系统化使用始于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系统性学习。

综上,留学生一词最早由日本在唐朝时期创造,用于描述遣唐使回国后继续学习的中国学生,后演变为国际通用术语。

温馨提示:
本文【留学生一词起源在哪里】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