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田园类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白《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酬张少府》: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二、边塞怀古类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杜甫《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未直接用“空”字,但“空山”意境相近)。
三、人生哲理类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青霭入看无”含空灵空寂之感)。
释正觉《偈颂》:凡圣通同共一家,寂光田地看生涯。如今选佛心空去,自有丘园开觉华。
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反衬空寂)。
四、离别伤感类
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含漂泊空寂之意)。
毛宗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未直接用“空”字,但“都付笑谈中”含空灵超脱)。
五、其他经典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孤鹜”营造空灵意境)。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隐含空灵超脱)。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使用“空”字,但通过意境表达了相似的哲理,如王维的“青霭入看无”与“空山”的空灵感。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