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课后孩子在学校用餐需注意营养均衡、分餐规范和卫生防护,具体建议如下:
食物分类与搭配
四大类食物 :每餐需包含谷薯类(主食)、蔬菜水果类、优质蛋白质类(如鸡蛋、牛奶、瘦肉)和油脂类(2-3勺油)。
荤素粗细搭配 :建议每餐荤素比例1:1,粗粮占比30%以上(如糙米、燕麦),精制谷物不超过50%。
色彩搭配 :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深绿色(菠菜、西兰花)、红色(胡萝卜、番茄)等蔬果。
营养密度优化
早餐选择鸡蛋、牛奶+全麦面包,避免白粥和隔夜饭。
午餐搭配扬州炒饭(含蛋虾仁)、清蒸鱼或烤鸡胸肉,搭配凉拌时蔬。
加餐可选酸奶、坚果或水果。
分餐制
采用带盖盒装盒饭,减少堂食交叉感染风险,有条件的学校提供不同套餐选择。
餐后垃圾分类由食堂统一处理,学生自备餐具并保持桌面清洁。
用餐时间与习惯
每餐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避免长时间排队和聚集。
早餐需在7:30前完成,避免空腹进入教室。
维生素D补充
由于户外活动减少,可通过食用深海鱼、蛋黄、强化谷物或补充剂补充维生素D。
饮水建议
每天饮水量1100-1400ml(11-17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避免不良习惯
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食品(如炸鸡、腌制食品)和含亚硝酸盐的隔夜饭。
多样化菜单 :推出荤素搭配、粗细结合的套餐,鼓励学生尝试不同食物组合。
营养教育 :开展膳食营养知识讲座,培养孩子自主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保障孩子营养需求,又能有效防控疫情风险,助力健康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