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
通过苏宁微店、国美在线等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利用会员体系拓展微客网络。
国美电器
推出“国美在线”战略,计划通过微店实现3年复合增长100%,将微店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重要渠道。
海尔集团
以“全球最大的微商集团”为目标,通过微店建立用户圈,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探索个性化消费模式。
美的集团
推出“美的微商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员工及VIP会员可成为分销商,形成裂变式增长。
蒙牛、娃哈哈、伊利
2018年起以“社交零售新渠道”名义进入微商领域,利用社交网络推广产品,例如蒙牛的“吉悠”儿童饮料。
达利园
通过社交零售渠道拓展市场,结合线下门店形成全渠道销售模式。
韩束
微商销售额反超传统渠道,2014年通过微商渠道实现月销售额超亿元,计划用500万元赌注在6-9个月超越传统销售额。
雅倩、欧诗漫、丹姿
本土化妆品品牌,早期通过微商渠道取得显着成绩,2018年集体进入社交零售新渠道。
雅顿
国际品牌,2014年业绩下滑后进军微商,试图通过社交渠道扭转局面。
富士康 :通过“贝壳山”微店销售三星、华为等品牌产品,探索工业品社交零售。
洋河 :2017年推出“洋河无忌”微分子酒,20天招商破2000人,回款千万。
格力电器 :2016年独立成立珠海格微网络公司,计划招募2876个区县城市CEO。
大企业进军微商的核心逻辑是通过社交平台拓展用户圈,实现从传统渠道到社交零售的转型。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品牌宣传,还能通过裂变式增长提升市场覆盖率。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消费者习惯变化,微商有望成为主流消费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