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巡查财务工作的入手方式,结合权威资料和实际操作要点,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步骤和注意事项:
政治导向 :作为政治巡察的一部分,需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单位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等“六项纪律”执行情况,以小见大分析领导班子管理问题。
问题导向 :聚焦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重点审查“三公经费”“津补贴发放”等易发领域,通过异常数据或行为发现潜在问题。
实事求是 :坚持实质重于形式,透过财务表象分析资金流向和管理漏洞,避免仅依赖表面数据。
财务报表与资金管理
检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分析债务结构、资金流动异常情况,核查是否存在挪用、贪污等违规行为。
审查“三公经费”占比,判断公务支出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超预算或用途不当问题。
固定资产与资产管理
核对固定资产登记台账与明细账,检查资产是否入账及时、处置程序合规,防止资产流失。
津补贴与公务支出合规性
审查工资表,杜绝自定名目、超标准发放津补贴现象,关注工会账、食堂账等辅助账目。
分析会议费、差旅费报销凭证,核查是否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
财务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
检查中央八项规定相关制度是否健全,财务审批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制度形同虚设情况。
抽样与重点突破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优先审查财务凭证集中期(如头年12月至次年3月)和问题高发领域。
关注异常数字(如突增费用)、异常业务往来单位、逻辑矛盾等风险点。
结合审计成果
与审计报告交叉验证,重点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形成监督合力。
建立问题清单
将审查发现的问题分类整理,分析问题根源,形成问题清单。
提出整改建议
针对违规行为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跟踪督促整改落实。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开展财务巡查,有效发现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