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排序分是高考录取中用于区分投档分相同考生的分数,其具体含义和作用如下:
辅助排序分(Auxiliary Sort Score)是指在考生投档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考生语文、数学两门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进行排序的分数。该分数仅对 踏线考生 (即分数与投档线接近或相等的考生)有效。
区分考生顺序
当考生分数与投档线完全相同时,辅助排序分用于确定录取顺序。例如,两位考生投档分均为360分,辅助排序分分别为261分和260分,则辅助排序分高的考生将优先录取。
投档资格判定
若考生的总分数(含附加分)未达到院校投档线,则直接退档;若超过投档线,则无需参考辅助排序分,直接进入录取流程。
理科考生 :辅助排序分 = 语文原始分 + 数学原始分(含附加分)
文科考生 :辅助排序分 = 语文原始分 + 数学原始分(含附加分)
辅助排序分主要应用于 分批次录取的院校 ,例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不同批次的投档线可能不同,因此需分别计算辅助排序分。
若考生分数 高于投档线 ,则无需参考辅助排序分,直接被录取;
若考生分数 低于投档线 ,则直接退档;
辅助排序分仅对 踏线考生 有效,与是否“踩线”直接相关。
综上,辅助排序分是高考录取中确保公平性的重要机制,通过量化考生综合表现,避免因分数相同导致的录取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