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乡村”的建设与发展,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数量规模
截至2023年3月,重庆市已建成257个互联网镇、2890个互联网村,其中“互联网村”数量占全国领先地位。
全国范围内,2022年新增71个互联网小镇和678个互联网村,覆盖34个区县。
覆盖范围
重庆的互联网镇村覆盖全国,渝北区、巴南区等区域排名全国前列。
其他地区如陕西省延安市永坪镇聂家坪村(智慧大棚)、浙江省德清县阜溪街道龙胜村(智能温室)等也开展了互联网+农业的探索。
农业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管理,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温度,无人机巡航农田。
智慧大棚、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推动农业现代化,降低流通成本。
政务与公共服务
推广电子政务便民服务,实现在线申请土地证、医保报销等。
北京市计划建设30个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产业与经济
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中间环节成本。
互联网小镇通过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重庆 :依托IPTV平台建立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光纤网络覆盖。
北京 :通过互联网健康乡村门诊实现儿科诊疗服务全覆盖。
浙江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茶园病虫害智能监测。
国家层面推动千县万村计划,支持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发展。
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服务能力,推动乡村全面数字化。
以上内容综合了重庆、北京、浙江等地的实践案例,展示了互联网乡村在农业、政务、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