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如客户预付款)需重分类至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借方余额(如预付货款)需重分类至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借方余额(如预付货款)需重分类至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贷方余额(如供应商预收款)需重分类至应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款贷方余额(如企业应支付款项)需重分类至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借方余额(如企业应收债权)需重分类至其他应收款。
预付工程款/设备款
预付账款中用于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部分需重分类至“其他非流动资产”。
待转销项税
根据转销时间分别列报:
未来1年内:其他流动负债;
超过1年:其他非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短期化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若1年内到期,需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合同负债与预收账款
合同负债(不含税)需与预收账款(扣除待转销项税后)分别按流动性列报。
待转销项税/进项税
预收款或采购产生的待转税金需根据转销时间调整至流动/非流动负债。
负数税费调整
应交税费(如增值税、所得税)出现负数时,需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
金融资产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需根据合同性质分类为“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负数资产调整
存在负数的资产(如累计折旧大于原值)需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整至零。
报表使用场景 :日常核算建议按会计准则规范分类,财务报表编制时通常要求重分类;
软件辅助 :使用财务软件(如金蝶KIS、SAP)可自动完成部分重分类操作;
税务影响 :税务申报一般按原始科目核算,重分类不影响税务计算,但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可读性。
以上分类标准综合了会计准则要求与实务操作习惯,具体应用时需结合企业业务特性和监管要求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