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全文共 十一章 ,具体结构如下:
经 (第一章)
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核心思想,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
传 (第二章至第十一章)
第二章 :解释“明明德”的内涵,强调通过自我修养实现道德彰显。
第三章 :阐述“亲民”的理念,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
第四章 :论述“止于至善”的境界,强调追求道德完善。
第五章至第六章 :解释“本末”的辩证关系,提出“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实践方法。
第七章至第八章 :论述“格物致知”的方法,强调通过观察事物获得知识。
第九章至第十章 :分别解释“诚意”“正心”的修养要求。
第十一章 :总结修身齐家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核心观点。
补充说明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由曾子所作,后经秦汉时期儒家学者发展完善,成为“四书”之一。- 文章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总纲,以“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具体实践路径,形成完整的修身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