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养老保险(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缴金额计算,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缴费基数、比例及补缴年限。以下是综合说明:
缴费基数选择
缴费基数按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自主选择。例如,某地平均工资为5000元时,个人可选择3000-1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比例
单位按22%比例缴纳;
个人按8%比例缴纳。
补缴金额 = 补缴基数 × 缴费比例
其中,补缴基数 = 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缴费基数指数 × 选择基数。
示例 :
若某地2024年社会平均工资为8000元,个人选择3000元缴费基数,则每月补缴金额 = 3000 ÷ 8000 × 8% = 360元。
补缴年限
最长可补缴5年(60个月),需从欠费之日起计算。
滞纳金
按日加收0.5‰(万分之五)计算,从欠费之日起至补缴完毕止,且不得减免。
灵活就业人员 :按20%比例补缴,不享受单位缴费部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允许一次性补缴,金额根据当地档次和缴费年限确定,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算方式不同。
补缴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会增加,但退休待遇计算仍以实际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为准。
若补缴期间出现工资变动,需以补缴时的政策规定执行。
建议办理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确认具体操作流程及年限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