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通常具有偶发性和非经常性特点。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搜索结果,主要包含以下情况:
固定资产相关损失
固定资产盘亏(实际数量少于账面数量)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售价低于账面净值)
固定资产毁损(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
罚款及滞纳金
因违反法律法规、合同条款支付的罚款、滞纳金等
捐赠支出
企业无偿捐赠给公益事业、慈善机构的支出
非常损失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财产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 :因债务重组产生的净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价值差额损失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因市场变化或技术更新导致的在建工程价值下降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因技术落后或市场消失计提的减值
核算要求 :需经严格审批程序,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相关资产科目(如“固定资产清理”)
税务影响 :非广告性赞助支出、因违反法规支付的罚款等不得税前扣除,但违约金、诉讼费等可以扣除
期末结转 :年末需将营业外支出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自然灾害损失 :需扣除保险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捐赠支出限额 :公益性捐赠支出需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允许税前扣除
通过以上分类和要点,企业可准确核算营业外支出,并遵循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进行财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