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价值法是金融领域常用的一种估值方法,通过比较类似资产或企业的市场价格来确定目标价值。以下是其主要方法及特点:
市盈率法(P/E比率)
通过目标企业市值与净利润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P/E = frac{text{每股市价}}{text{每股收益(年化)}}$$
反映市场对每单位净利润的估值,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较大。
市净率法(P/B比率)
计算公式为:
$$P/B = frac{text{每股市价}}{text{每股净资产}}$$
用于评估企业资产价值,适用于资产较易量化的公司。
市销率法(P/S比率)
公式为:
$$P/S = frac{text{每股市价}}{text{每股营业收入}}$$
适用于收入稳定但利润波动较大的企业,如科技类公司。
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
计算公式:
$$frac{EV}{EBITDA} = frac{text{企业价值(EV)}}{text{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评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收入乘数法 :通过目标企业收入与市销率的乘积估算价值,公式为:
$$text{目标价值} = text{市销率} times text{目标企业年销售额}$$
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虽属于绝对价值法,但常与相对价值法结合使用,通过预测自由现金流并贴现计算。
市盈率 :受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影响,公式为:
$$text{预期市盈率} = frac{text{股利支付率} times (1 + text{增长率})}{text{股权成本} - text{增长率}}$$
市净率 :依赖股东权益收益率、股利支付率、增长潜力和风险。
相对价值法依赖市场数据,需选择与目标企业特征相似的可比公司。
市盈率等指标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需结合行业特性及宏观经济分析。
以上方法在实践中常结合使用,以提高估值准确性。例如,可先通过市盈率法确定合理范围,再结合市净率或EV/EBITDA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