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防汛安全预案的编写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涵盖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等环节。以下是具体编写指南:
明确编制目的(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教学秩序)和适用范围(技校校园及周边区域)。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
副组长 :主管校长、后勤主任等
成员 :副校长、总务处、政教处、团委等负责人及各部门主任
职责 :全面负责防汛工作,组织安全检查、协调资源、指挥应急响应。
设立专项工作小组
抢险队 :由总务处、政教处、团委等组成,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调配;
宣传组 :负责防汛知识宣传、师生动员;
后勤保障组 :保障物资供应、设备维护。
风险分析与评估
结合学校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分析洪涝、地质灾害等风险,确定重点防范区域。
预警体系建立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通过校园广播、公告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
报警与响应流程
值班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报告校长及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先报告、后处理”的原则,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疏散 :组织师生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低洼区域无人员滞留;
校舍防护 :关闭门窗、切断电源,加固易损设施(如排水管道、广告牌);
抢险救援 :调配物资(如沙袋、抽水设备),开展排水、加固等工作。
灾后评估与修复
对校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评估损失情况,制定修复方案;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心理疏导与秩序恢复
对受影响的师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汛知识;
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安全进行。
预案修订 :每年至少修订一次,结合演练情况调整;
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防汛知识培训,每学期组织应急演练。
注意事项 :
预案需结合学校实际地形、建筑特点制定,避免模板化;
警报信息需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确保师生及时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