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工具可分为两类: 货币市场工具 和 货币政策工具 ,二者在功能、期限和调控目标上存在显着差异。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常见工具的梳理:
短期国债
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务证券,期限通常为1年以内,以折扣价发行,到期按面值兑付。
商业票据
企业为筹集短期资金发行的无担保债务工具,期限多在6个月以内,流动性强。
银行承兑汇票
由银行承诺兑付的票据,常用于国际贸易,信用等级较高。
存款单
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期限从几天到1年不等,利率较高但可提前支取(可能扣息)。
回购协议
短期资金融通方式,一方出售金融资产并约定未来以约定价格回购,期限通常为1年以内。
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期限通常为1年以内。
同业存单
银行间短期存款凭证,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
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留存的资金比例,通过调整影响市场信贷量(如降低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
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调节货币供应量,分为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和正回购(回笼流动性)。
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的利率(如再贷款利率),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调节投资和消费。
直接补贴或税收优惠
中央银行通过财政手段(如补贴特定行业、减免税收)刺激经济增长。
外汇干预
通过买卖外汇调节汇率,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如稳定人民币汇率)。
按期限 :短期(1年以内)、中期、长期
按发行主体 :政府、企业、银行
按流动性 :高流动性(如国债、存款单)与低流动性(如商业票据、长期债券)
货币市场工具主要用于短期资金融通,具有高流动性、低风险特点,常见于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交易。而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调控通胀、稳定汇率)的手段,通过调整市场机制间接影响经济。两者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工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