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字的诗句,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句
李白《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李白《凤台曲》
“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
李白《春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李白《少年行》
“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李白《长歌行》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未直接用“当”,但表达类似意境)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名篇,含“当”字)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虽未直接用“当”,但常被引申为必然规律)
二、宋代诗句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含“当”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未直接用“当”,但表达历史必然)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含“当”字)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传统名篇,含“当”字)
三、其他朝代诗句
《楚辞·九歌·湘夫人》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含“当”字)
《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方民歌,含“当”字)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含“当”字)
注:部分诗句虽未直接使用“当”字,但常被引申为“应当”“必然”等含义,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隐含“当有知音”的必然性。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