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人员配置需根据类型、规模、服务模式等因素灵活调整,以下是综合参考标准:
按营业额与客流量
高峰时段(如午餐、晚餐)需增加人手,营业额高的餐厅(如高端餐厅)需更多服务人员提升体验。
按餐厅类型
快餐店 :侧重厨房效率,服务员比例较低(如50-100㎡日均100-200人)。
正餐厅 :注重服务体验,服务员比例较高(如100-300㎡日均150-300人)。
外卖店 :厨房人员为主,服务员需求少。
按服务模式
自助餐厅 :服务员需求较少,但需增加清洁人员。
堂食+外卖 :需平衡堂食服务与外卖打包人员。
小型快餐店(50-100㎡,日均100-200人)
厨房:3-5人(含1名主厨、1-2名助手)。
前厅:2-4人(含收银员、服务员)。
总计:5-9人。
中型正餐厅(100-300㎡,日均150-300人)
厨房:6-10人(含主厨、3-5名厨师)。
前厅:8-12人(按桌数配比,1人负责4-6桌)。 - 总计:14-22人。
大型餐厅或宴会厅(300㎡以上,日均300+人)
需根据包间/宴会桌数量动态调整,例如:
包间服务:12人(含迎宾、传菜等)。
酒水吧:2人。 - 收银员:2人。
厨房人员比例 :
国内常规餐饮:13-15个餐位配1名厨师。
粤菜厨房:1个炉头配7人(含打荷、砧板、洗碗等)。
灵活调整 :
大型宴会厅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配临时工,如宴会厅服务人员2人,负责接待和宴会准备。
以上配置需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如客流量波动、季节性变化)动态调整,确保服务效率与成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