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的诗词,可结合空间距离与情感表达进行分类整理,以下为常见类型及代表诗句:
一、空间距离的具象化表达
自然景观中的远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草》)
"远山低尽不成歌,断肠人在天涯"(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王维《山居秋暝》)
地理距离的延伸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王羲之《兰亭集序》)
"云深不知处,只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二、情感距离的隐喻表达
思念与离别的延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时空隔阂的象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三、哲理与意境的融合
空间与时间的辩证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庄子《齐物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意境的深远拓展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以上诗句通过自然意象、时空对比或情感投射,展现了“远”的多重维度。若需更具体分析某类诗句,可进一步指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