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财务岗位设置需根据企业规模、业务复杂度及管理需求综合规划,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和结构:
成本效益原则
初创企业可暂由一人担任会计与出纳等职能,随着规模扩大再逐步分工。2. 岗位不相容原则
关键岗位需分离,如出纳与会计、档案保管等,防止舞弊。3. 独立性原则
财务部门需独立于业务部门,确保监督职能有效。
基础岗位
出纳 :负责资金收付、票据管理、日记账登记等。 - 会计 :编制记账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及总账。 - 会计主管/会计经理 :负责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编制、税务申报及财务分析。
专业分工岗位
成本会计 :核算产品成本及费用。 - 税务会计 :处理税务申报及筹划。 - 资金管理 :监控资金流动及预算执行。 - 审计辅助 :协助内部审计及外部审计工作。
管理岗位
财务总监/财务经理 :全面负责财务战略、团队管理及高层财务决策。 - 会计机构负责人 :主持会计部门工作,落实财务政策。
职责明确性
每个岗位需有清晰的工作描述及权限界定,避免职责重叠或空白。2. 内部牵制
实现钱账分离、权限制衡,例如出纳不得兼任稽核或档案管理。3. 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需具备专业资格,定期接受培训以适应法规变化。4. 灵活性调整
根据业务发展适时调整岗位设置,如增设专项核算岗位。
小微企业 :可设置会计主管和出纳,甚至由一人兼任基础会计工作。- 大型企业 :建议采用模块化分工,如设置财务共享中心与业务部门独立核算。通过以上设置,既能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保障财务数据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