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中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收入确认原则
确定收入确认时点(如商品控制权转移时)和计量方法(如完工百分比法)。
费用匹配原则
将费用与相关收入在会计期间进行配比。
资产与负债确认标准
明确资产购置、折旧、处置等时点的会计处理规则。
计量基础
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
存货计价方法
如先进先出法(FIFO)、加权平均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
重要信息披露
如关联交易、重大会计估计、风险因素等。
财务报表附注
详细说明会计政策选择依据及变更情况。
会计基础
采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
会计软件与工具
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ERP或财务系统。
外币交易处理 :明确汇率变动的会计处理方法。
所得税会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金融工具分类 :根据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及后续计量。
企业需在合法性、一贯性、适用性、成本效益及职业道德之间平衡。
变更需符合法律法规或会计准则要求;
需计算累积影响数并披露。
以上内容综合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实务中的核心政策,不同行业和企业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