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逆周期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工具和措施,旨在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平衡经济周期波动,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降息
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基准利率等手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例如,2024年多次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缓解房地产市场压力。
降准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2024年12月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创去年同月新高。
公开市场操作
买断式逆回购 :2024年11月、12月分别开展8000亿元、14000亿元操作,通过中标方式向市场注入中期资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国债买卖 :同期净买入2000亿元国债,配合逆回购操作,稳定市场预期。
中期借贷便利(MLF)
央行通过MLF向金融机构提供中期基础货币,调节短期利率传导机制。2024年12月MLF操作规模扩大,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
保障性住房再贷款
设立30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既缓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又推动民生工程。
定向降准
针对特定领域(如小微企业、绿色金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货币财政政策协同 :通过降准降息与财政政策(如专项支出、税收优惠)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汇率稳定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增强市场信心。
这些措施通过降低融资成本、补充流动性、支持重点领域,旨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同时防范金融风险。例如,2024年政策组合拳有效稳定了房地产市场预期,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政策均围绕“平衡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目标,体现了央行灵活运用工具的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