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芍药与牡丹的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以牡丹的国色天香与芍药的艳丽形成对比,成为传诵名句)
白居易《惜牡丹》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通过对比宫女与路人赏牡丹的视角,赞颂牡丹的独特魅力)
陈与义《青墩溪畔龙钟客》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以衰老的游子形象,反衬牡丹的永恒与绚烂)
李商隐《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以梦境笔触,描绘牡丹的倾国倾城之姿)
王贞白《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以谦逊笔触,赞颂芍药虽无牡丹富贵却具独特风骨)
白居易《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通过花开花落,隐喻人生无常与美好易逝)
王维《牡丹》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以细腻笔触,刻画牡丹的娇艳与哀愁)
王建《赏牡丹》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 (通过时空对比,烘托牡丹的孤寂与盛放时的震撼)
苏轼《吉祥寺赏牡丹》 :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以幽默口吻,赞颂牡丹不畏衰老的品格)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牡丹与芍药的独特魅力,既有对比烘托,也有借物寄情,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词中“花中双绝”的美学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