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技术涵盖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心肺复苏(CPR)
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止血与包扎
止血:直接压迫、抬高受伤部位或使用止血带。
包扎:清洁伤口后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覆盖,关节部位使用三角巾固定。
骨折与创伤处理
保持骨折部位固定,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开放性骨折需清洁后及时就医。
烧伤与烫伤处理
立即冷却伤处10-15分钟,避免冰块直接冷敷,大面积烧伤需专业医疗干预。
灾害救援技术
山岳/坍塌救援:地面搜救、建筑物倒塌形态识别、破拆技术。
地震救援:现场信息收集、人工搜索、破拆与营救。
汽车应急浮水技术
通过密封技术、浮力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等保障车辆在深水中的漂浮能力,最高时速可达3km/h。
水上救援技术
包括游泳救援、水上漂浮装置使用、多船协同作战等。
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制定灾害应急响应计划,明确职责分工、资源调配和处置流程。
危机心理干预
对受灾害影响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应急资源管理
合理调配人员、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
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头盔、防护服、呼吸器等,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风险防范与评估
通过调查评估灾害风险,制定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核心课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等。
技术训练:《抢险救援技术训练》《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方法》等。
应急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结合基础技能、专业操作、管理策略和安全防护,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救援体系。不同场景下需灵活运用技术手段,最大程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