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购的期限设置根据操作需求灵活调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7天期
最常见的短期逆回购品种,用于调节短期资金流动性,满足金融机构临时资金需求。
14天期
期限稍长,可跨春节等节假日,增强流动性稳定性。
21天期
介于7天和14天之间,进一步平衡资金使用效率与流动性需求。
28天期
用于补充中期资金空缺,支持金融机构中旬的资金安排。
91天期
较长的中期品种,可覆盖季度末等特殊时段的资金需求。
182天期
通常与财政政策周期配合,例如跨年资金清算需求。
买断式逆回购 :期限可达6个月(182天)以上,例如2024年11月央行曾开展3个月(91天)和6个月(182天)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灵活性 :不同期限组合可灵活应对短期波动,例如2025年1月通过14天期逆回购跨春节,春节后恢复7天期操作。
工具创新 :包括买断式逆回购等新型工具,期限覆盖1年以内,增强政策调控精准性。
央行逆回购期限覆盖1天至1年,通过7天、14天、21天等短周期操作与91天、182天等中周期工具,以及买断式逆回购的灵活性设计,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不同期限品种共同构成多层次流动性调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