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中国的灯具,综合历史资料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绿台灯(Emerald Shades)
民国时期常见于影视作品中,以黄铜支架和玻璃灯罩为特色,灯罩内部为白色或乳白色,故得名"祖母绿灯罩"。正式名称为Emeraldite Desk Lamp,也称"Bankers Lamp",因美孚灯(煤油灯)的流行而广为人知。
美孚灯(煤油灯)
清末民初至民国时期广泛使用的煤油灯,是当时最主要的照明工具。煤油灯的普及与电力普及前夜的能源需求密切相关,尤其在农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
陆用灯(百步灯)
采用光学原理将光线聚集,可照亮30米内的物体,是近代城市道路照明的重要设备。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天津等大城市曾广泛安装于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
油灯 :传统照明工具,以油脂为燃料,灯体多为陶瓷、金属或木质,造型多样,如动物形、几何形等。
风灯 :利用风力驱动的简易灯具,常见于户外或特定场景,具有便携性特点。
蜡烛台 :包含烛插的装置,材质涵盖陶瓷、金属、木质等,装饰风格从动物纹到几何图案均有涉及。
山东狮烛台 :陶瓷材质,狮体长15cm、高19cm,造型威严,前腿卷鬃、后腿蛇信,是地方特色工艺品。
材质与工艺 :近代灯具在材质上逐渐多样化,陶瓷、金属、玻璃等材料被广泛使用,工艺水平显着提升。
功能创新 :陆用灯通过光学聚光技术延长照明距离,美孚灯则通过煤油高效燃烧提升亮度。
以上灯具类型反映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照明向现代过渡的历史进程,既有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也融入了新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