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时的融资渠道可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大类,具体方式如下:
企业自有资金
包括税后留利、闲置资产变卖、应收账款等,是最稳妥的资金来源,但通常金额有限,难以满足大额并购需求。
应付税款和利息
虽然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为负债,但本质源于企业内部运营资金,可视为低成本的内部筹资方式。
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资金
用于特定项目(如设备更新)的预留资金,可在需要时用于并购活动。
债务融资
银行贷款 :传统且风险较低的方式,适合资金需求较大但希望保持控制权的并购。
发行债券 :包括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适合有一定信用基础的企业。
租赁融资 :通过抵押自有资产获得资金,适合短期或中期资金需求。
可转换债券 :兼具股权和债务特性,降低融资成本并可能带来协同效应。
权益融资
发行股票 :通过增发或换股并购筹集资金,不增加债务负担但可能稀释原有股东权益。
优先股 :介于债务和股权之间,适合风险较高的并购项目。
混合融资工具
可转换优先股 :提供固定收益且可转换为股票,平衡风险与收益。
认股权证 :赋予持有者未来购买股票的权利,降低直接融资成本。
政府贷款与政策支持 :部分并购项目可申请政府专项贷款或享受财政补贴。
战略投资者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取资金并实现资源整合。
并购贷款(过桥贷款) :以目标公司资产为抵押的短期贷款,用于完成交易后的整合。
规模较小并购 :优先考虑内部融资,结合应付税款和利息。
大规模并购 :需结合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与权益融资(如增发股票)。
高风险项目 :可尝试混合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降低风险。
通过合理搭配融资渠道,企业可在控制成本与风险的前提下完成并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