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非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本增值或权益变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股票发行溢价
公司发行股票时,若发行价格高于票面价值,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例如,面值1元的股票以10元发行,9元溢价部分即计入资本公积。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溢价
企业以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如接受捐赠),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的份额计入资本公积。
现金捐赠
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时,捐赠金额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非现金资产捐赠
接受非现金资产(如设备、房产)时,按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包括:
股权投资准备 :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等权益变动按持股比例确认的份额;
拨款转入 :国家专项拨款项目完成后转入的金额;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与外币投资相关的汇率变动;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资产重估后超出原值的差额;
债权人豁免债务 :债权人放弃债权的金额;
关联交易差价 :符合规定的关联交易中产生的未实现收益。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不同,前者源于非经营活动,后者是投资者初始出资。部分资本公积项目(如资本溢价、捐赠)在满足条件时可转入实收资本,但需经股东会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