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
跟踪沪深300、标普500等宽基指数,如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上半年涨幅超28%)、南方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ETF(上半年亚军)。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
与指数基金类似,但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例如:
华夏黄金产业ETF(黄金主题)
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A(上半年跌幅最小)
基础信用债ETF(如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年初发行规模240亿元)
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覆盖特定行业(如半导体芯片:中证A500指数基金)或主题(如红利型: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基金)。
上半年表现 :红利型指数基金表现突出,华夏黄金产业ETF以超28%的涨幅领跑;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整体下跌,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A跌幅居首。
新发产品 :2025年1月新发基金中,被动型产品占比60%,包括14只股票型指数基金、9只债券型指数基金等。
海外趋势 :过去10年,全球被动型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海外资金通过ETF布局中国资产。
管理成本 :被动型基金因无需主动选股,管理费用通常低于主动型基金。
优势 :
稳定收益:如沪深300指数基金收益约等于市场平均收益;
透明度高:持仓与指数成分股完全一致。
指数增强基金 :部分产品通过量化策略在跟踪指数的同时获取超额收益,如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信用债ETF :2025年初多只信用债ETF发行,如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稳健型投资者 :优先考虑指数基金或黄金产业ETF;
主动型投资者 :可关注指数增强基金或细分行业主题基金。
以上信息综合了市场数据、基金表现及行业动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