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节牧羊是中国古代历史典故,以汉朝苏武的故事为核心,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以下是具体解析:
典故背景
苏武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因匈奴内乱被扣留。面对威逼利诱,他坚守节操,拒绝投降,最终被流放至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牧羊,手持汉朝符节长达19年。
核心象征
符节 :古代代表君权或命令的凭证,苏武持汉节象征忠诚与使命。
牧羊 :以平凡生活(牧羊)体现非凡气节,表现“威武不能屈”的品质。
历史细节
苏武在北海期间,粮食断绝时以野鼠果实充饥,手持符节牧羊,直至牦牛尾毛脱落。后得匈奴贵族于靬王赏识,生活条件改善,但始终未放弃汉朝使命。
文化意义
该典故成为汉语成语“持节牧羊”的出处,现多用来形容人具有顽强毅力、坚守原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