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优惠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三免三减半政策
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的项目(如交通、环保、节能等),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3年减半征收。
其他相关优惠
新办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可享受相同优惠起始时间;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财政补贴或专项基金支持。
运营期补贴
政府按地市级以上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及标准,对项目运营期给予补贴,补贴需具有普适性,不得针对单一项目或设置保底条款。
专项基金与税收优惠
中央财政安排118.78亿元支持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含专项国债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信贷政策
优先保障PPP项目融资需求,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
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支持排污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贷款。
担保与风险管理
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降低社会资本融资成本;
强化项目全周期风险管理,要求将项目管理经验、信用评级等作为评审条件。
规范实施要求
2025年优先采用公开招标选择特许经营者,禁止以项目总价作为唯一标准;
运营期补贴需在特许经营方案中明确依据,且不得设置保底条款。
土地政策
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划拨用地或抵押土地,合同期满后土地需无偿移交政府。
PPP项目优惠政策涵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及规范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降低社会资本风险,提升项目可行性。具体适用政策需结合项目类型和所在地政策细则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