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的诗句,根据其内涵和背景可分为以下几类:
《壮游》- 杜甫
“胡兵更陆梁,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描绘边疆战争中胡兵的凶猛与汉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环境。
《塞下曲六首·其六》- 李白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通过北风、白草、胡马等意象,展现边塞的荒凉与战事的紧张。
《解闷十二首》- 杜甫
“云边雁断胡天月,塞上燕脂凝夜紫。”
以雁断、燕脂等意象表达对边疆战事的忧虑。
《胡旋女》- 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通过音乐与舞蹈描写边疆民族的生活习俗。
《蔬食戏书》- 陆游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以胡羊酥等食材对比,展现边疆饮食文化。
《送胡胡官知潮州》- 梅尧臣
“胡人吹笛戍楼间,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通过胡笛声引发对边疆士兵的同情与思乡之情。
《苏武庙》- 温庭筠
“逆胡未灭时多事,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对边疆战事的牵挂与对和平的渴望。
《观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明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通过音乐与自然景物结合,营造孤寂的边塞意境。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岑参
“云随去马色疑骢,风掣红旗冻不翻。”
以动态画面展现边塞行军的磅礴气势。
《胡琴琵琶与羌笛》- 王之涣 (虽未直接用“胡”字,但涉及边疆乐器)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通过乐器意象表达边塞的孤寂与思乡。
以上分类综合了边塞战争、风土人情、离别情感等多维度,展现了“胡”字在古代诗词中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