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2025年商会开发就业岗位的主要措施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建立多元化岗位库
商会需联合养老机构、城乡社区、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民办院校等机构,全面发掘不同领域的岗位需求,形成系统性岗位库。
开发政策性岗位
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政策兜底保障就业,例如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岗位。
搭建政社对接平台
以政社对接交流会为契机,组织需求对接活动,围绕就业见习、信息匹配、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推动社会组织交流稳岗就业经验。
实施“服务上门”机制
通过专职联络员队伍开展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精准掌握社会组织诉求和求职者需求,提供针对性就业服务。
落实稳岗政策
与政府共同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
将公共部门岗位与市场化岗位统一归集发布,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支持到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
开展针对性培训
围绕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行业领域,组织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强化银发经济与新兴行业支持
推出银发经济促就业举措,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同时关注新职业发展需求。
健全就业援助机制
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确保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加快建设全国就业信息资源库,推进服务下沉基层,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和精准性。
通过以上措施,商会可在政策引导、资源整合、精准对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2025年高校毕业生及各类群体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