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人主要关注以下核心数据,分为宏观环境、公司基本面、市场动态三大类:
经济指标
GDP、CPI、PPI:反映经济整体状况与通胀水平,影响政策制定和市场情绪。
M1/M2:衡量货币供应量,M1反映现实购买力,M2反映潜在购买力。
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资金成本和市场流动性。
汇率:影响外资流入和流出。
政策与行业动态
国家政策法规变化(如税收、环保政策)。
行业新闻与发展趋势。
财务指标
净利润、每股收益:反映盈利能力。
营业收入与营收增长率:衡量销售能力。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评估短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反映财务杠杆风险。
扣非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真实盈利。
估值指标
市盈率(PE)、市净率(PB):衡量股票估值水平。
股息率:反映分红能力。
交易行为
成交量:反映市场活跃度与资金流动。
换手率:衡量股票流通性。
主力资金:关注机构持仓变化(如北向资金、主力连续买入)。
技术指标
移动均线、MACD、KDJ:辅助判断趋势与买卖点。
量价关系:温和放量突破为真突破,暴力放量需警惕。
汇率与外资流动 :美元指数、离岸人民币汇率影响外资进出。
政策利率 :如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反映市场资金成本。
总结 :综合运用以上数据,结合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宏观环境判断,可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需注意不同指标的适用场景,避免单一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