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筑灯具的名称和特点可归纳如下:
唐灯
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灯具名称,因造型多样且工艺精湛而得名。常见造型包括:
针刺无骨花灯 :以纸质灯片拼贴组合,无需骨架,通过绣花针刺出繁复花纹,体现高超工艺。
莲花座石灯 :石雕莲花座承托灯室,柱刻蟠龙,通高193厘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陶瓷灯 :以陶瓷为材质,造型多样,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是唐代普及最广的灯具类型。
其他类型
宗教专用灯 :如洛阳出土的唐三彩灯,用于祆教祭祀,通身施三彩釉,装饰莲花纹饰。
建筑装饰灯 :如宫殿楼阁中的灯楼(150尺高,悬挂金翠珠玉),以灯光营造龙螭虎豹等动态效果。
工艺巅峰
唐灯融合了陶瓷、刺绣、雕塑等多种工艺,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艺的最高水平。例如,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需13道工序,展现了唐代工匠的精细技艺。
文化象征
灯具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文化载体。唐太宗曾钦点仙居花灯为贡品,象征“十全十美”。此外,石灯、灯轮等造型常与宗教、宫廷生活结合,体现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与审美追求。
艺术遗产
唐灯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无骨花灯技艺传承至宋代并发展为宋灯,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灯 :九层叠放,现存七层,通高1.8米,以蟠龙石柱和透雕工艺着称。
洛阳东都宫灯 :据《灯影诗》记载,曾悬挂于洛阳宫殿,以彩绸打结成楼阁形,灯光照射下如龙腾虎跃。
综上,唐朝建筑灯具以“唐灯”为核心名称,涵盖陶瓷、刺绣、雕塑等多种形式,既是实用器皿,也是艺术瑰宝,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经济繁荣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