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7月,中国境内共有 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包括已设立的21个和新增的第六批3个片区。以下是具体分布及特点:
上海自贸区
中国首个自贸区,位于浦东新区,聚焦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推动改革和开放。
广东自贸区
包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个片区,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服务业、制造业创新。
天津自贸区
位于滨海新区,以融资租赁、国际贸易、高端制造为特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
福建自贸区
覆盖福州、厦门、平潭,以对台合作为核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浙江自贸区
原舟山片区扩展至杭州、宁波、温州等,涵盖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
江苏自贸区
包括南京、无锡、南通等,推动制造业升级和长三角一体化。
山东自贸区
覆盖青岛、烟台、潍坊,聚焦海洋经济和高端制造业。
广西自贸区
以北部湾经济区为基础,推动开放型经济和区域合作。
海南自贸区
全岛封关运营,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
辽宁自贸区
以大连、营口为核心,发展装备制造、石化产业。
河南自贸区
覆盖郑州、洛阳,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湖北自贸区
以武汉、宜昌为核心,聚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
重庆自贸区
覆盖两江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西部大开发。
四川自贸区
包括成都、德阳,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
陕西自贸区
以西安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
黑龙江自贸区
覆盖哈尔滨、绥化,发展农产品加工、跨境贸易。
云南自贸区
以昆明为核心,推动面向南亚的开放型经济。
贵州和江西
贵州、江西目前尚未正式设立自贸区,但被多个文件提及为未来扩展区域。
2020年9月,国务院批准北京、湖南、安徽设立自贸区,其中北京含科技创新、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湖南聚焦先进制造业,安徽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这是我国自贸区政策的第五次扩围。
沿海地区集中 :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设立多个自贸区。
中西部拓展 :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地通过自贸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路径。
区域协同 :如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自贸区集群。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务院官网及权威媒体报道,数据截至202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