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对农产品的具体影响因作物生长周期、种植区域及台风强度而异,主要影响以下几类:
玉米
山东、河南等主产区在夏玉米拔节期(7-8月)易受大风倒伏影响,根系损伤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苹果
山东烟台等主产地受影响较小,但淄博、临沂、青岛等地可能因暴雨导致果实落果、品质下降,且可能引发病虫害。
鸡蛋
强台风可能引发运输延误或疫情风险(如禽流感),间接影响鸡蛋供应。
蔬菜与水产品
移栽期蔬菜(如番茄、茄子)易受淹害,早稻(6-7月)和晚稻(9-10月)在生育关键期受台风影响更严重。
水稻
南方早稻(6-7月)和晚稻(9-10月)在抽穗、灌浆期易被淹或倒伏,但台风带来的降水可缓解部分旱情。
热带水果与坚果
葡萄、猕猴桃、柑橘等处于成熟期时易落果、裂果,甚至连根拔起。
直接破坏 :强风导致果树折断、倒伏,暴雨引发洪涝或土壤淹没,造成作物死亡或严重损伤。
间接影响 :暴雨导致土壤缺氧,抑制根部呼吸,引发病虫害(如稻飞虱、白叶枯病)。
品质下降 :果实损伤、叶片破损会降低农产品市场价值。
农业技术措施
早稻田可采取防风林带、稻草人等防护措施;晚稻需加固大棚,排水系统要完善。
移栽期蔬菜可采用遮阳网、排水沟等应对突发天气。
灾害应对
及时清理田间积水,防止病害传播;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
加强对养殖场的防疫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政策与科技支持
政府应建立灾害应急基金,支持受损农户恢复生产;推广抗逆品种和设施农业技术。
台风常伴随工业品运输受阻,进一步推高农产品(如玉米、蔬菜)的市场价格,形成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