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经济合作涵盖多个领域,近年来在传统与前沿领域均取得显着进展。以下是主要合作方向及代表性项目:
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达119亿欧元,占其对外投资的10.3%,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73亿欧元。投资领域包括汽车制造、新能源、基础设施等,例如重庆87.65亿元项目、北京45亿欧元投资区等。
产业链供应链深化
中德产业链供应链高度互嵌,双方市场高度依存。德国汽车品牌在中国设厂,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德企提供新机遇,尤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智能装备等领域合作广泛。
全球绿色转型推动者
中德在新能源、环保领域合作居全球领先地位。双方共同推动碳中和目标,合作项目包括上海磁悬浮、贵广直流输变电等基础设施,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智能电网建设。
标准与技术交流
德国在可再生能源、环保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广绿色技术,双方通过技术交流和联合研发提升全球环保水平。
数字产业园区建设
北京顺义中德先行示范区集聚83家德企,涵盖隐形冠军企业25家,总投资45亿欧元,年产值300亿元。此外,中德生态园、数字应急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推动数字化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与工业4.0
德国工业4.0理念与中国数字技术优势互补,双方合作涵盖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例如GE智能平台项目支持高校获取先进技术。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包括交通(如磁悬浮列车)、能源(如直流输电)、物流(如湘江虞公港)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职业教育(如汽车机电人才培养)和应急产业平台建设。
高层战略伙伴关系
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双方签署10多项合作协议,涵盖高端制造、创新、环保等领域,为经济稳定注入动力。
中德经济合作以贸易投资为基础,绿色能源、数字化为亮点,产业链协同为支撑,未来将继续拓展传统领域潜力并深化新领域合作,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稳定性和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