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间多少能诗客,谁是无愁得睡人”这一诗句,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秋夕》,全诗为:
自我夜来霜月下,到头吟魄始终身。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属安徽)人,大顺进士,以诗名着称,尤其擅长宫词。
字面解析 :诗句通过反问表达,前半句“世间多少能诗客”指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后半句“谁是无愁得睡人”则暗含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暗示即使有才华也难以摆脱忧愁。
深层内涵 :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即使是诗客,也需面对现实中的孤独与苦闷,体现了唐代文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压力。
杜荀鹤一生仕途坎坷,中年始中进士却未获重用,后任翰林学士等职,但因恃权侮士遭忌恨,最终郁郁而终。其诗作常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此句亦是其心境的真实写照。
陶潜《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隐士超脱世俗的境界。
陆游《高枕》 :“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体现道家豁达的人生态度。
袁宏道《寄散木》 :“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强调技艺精湛可超越浮躁的诗文创作。
杜荀鹤的这句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唐代文人对才华与境遇矛盾的普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