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年电力供应情况,全国用电紧张地区呈现阶段性特征,主要受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总结:
华东地区
上海、江苏、浙江 :经济发达,工业负荷高,电网常因超负荷运行实施拉闸限电。
山东 :作为传统工业大省,电力缺口持续扩大,近年缺电情况加剧。
华中地区
河北、河南、山西 :冬季低温导致用电负荷激增,叠加电煤供应紧张,多省采取限电措施。
河南 :日均拉闸限电规模达100万千瓦左右,四川日平均拉闸883次。
川渝地区
受低温天气影响显着,电力负荷增长显着,电网运行压力突出。
广东地区
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波动导致供应不稳定,需通过有序用电缓解缺口。
重庆 :2021年冬季曾因电网超负荷实施大规模拉闸限电,用电负荷和日用电量创下历史峰值。
蒙西 :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日发电量与用电负荷均突破历史纪录,成为紧张地区之一。
东北三省 :2021年底曾因新能源发电不足、煤价上涨引发拉闸限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缓解。
东南沿海地区 :如福建,电力剩余与用电紧张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电力部门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紧张局势:
价格杠杆 :实施峰谷电价,鼓励企业错峰用电。
有序用电 :分批次限制高耗能行业用电,优先保障民生用电。
新能源优化 :加强风电、水电等新能源调度,提高电网灵活性。
全国用电紧张呈现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华东、华中、川渝、广东、山东等地长期存在较大缺口,而新能源波动和极端天气是主要诱因。未来需通过提升电网能力、优化能源结构等措施缓解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