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制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综合了数量管制和成本管制手段:
出口外汇收入管制
出口商需按官方汇率将外汇收入结售给指定银行,并提交交易证明文件(如信用证、出口许可证等)。
进口外汇审批管理
进口商需提前申请外汇管理部门批准,按批准额度购买外汇,部分国家将批汇与进口许可证同步办理。
资本输入限制
通过设定银行非居民存款准备金率、禁止非居民存款利息或倒贴息、限制购买国债等措施,控制外资流入规模。
资本输出管制
在国际收支失衡时,限制非居民对外贷款额度、禁止投资特定领域或征收利息平衡税,以稳定汇率和外汇储备。
外汇留成制度
鼓励居民将劳务收入、侨汇等非贸易外汇存入指定银行账户,免征利息所得税,部分国家通过此制度调节外汇供需。
现钞流动管理
限制现金携带出入境,要求申报用途并提供证明,防止资本违规流动。
复汇率制度
实行多重汇率政策,根据交易性质(如贸易、投资)设置差异汇率,间接调节进出口结构。
行政手段
包括外汇配给、外汇账户管理、外汇买卖成本调控等,通过行政命令干预外汇市场。
外汇管制通过贸易、资本、非贸易等多维度进行调控,具体方式因国家政策、经济状况而异。例如,中国目前实行以出口结汇为主、进口付汇为辅的结汇制度,同时对外资流入保持适度开放。跨境资金流动需遵守各国外汇管理规定,违规操作可能面临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