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效学(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通过科学设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与健康。以下是关于该专业的综合介绍:
工效学以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为基础,结合工程学、心理学、卫生学等学科知识,优化生产系统中的三者关系,确保人、机、环境协同工作。
人体机能与作业环境
研究人体尺寸、力量、耐力等生理特征,分析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如光照、温度、噪音等。
人机界面设计
通过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等手段,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具、设备和工作空间,降低疲劳并提高操作效率。
多领域应用
涵盖机械工程、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优化机械操作流程、设计符合人体曲线的座椅等。
边缘学科属性 :融合自然科学(如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和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管理学),无明确归属。
历史发展 :起源于欧洲,20世纪初由泰勒等人奠基,美国是其重要发展中心。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设备、交通系统、建筑设计等,尤其在工业工程和机械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他称谓 :人类工效学、人因工程学、人间工学等。
分支领域 :包括工业工效学(侧重生产系统)、交通工效学(如驾驶舱设计)、医疗工效学(如手术室布局)等。
我国工效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科名称存在差异(如工效学、人类工效学等),且与职业健康、智能设计等领域的交叉融合趋势明显。
综上,工效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既关注个体健康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注重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