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老师的招聘考试内容因地区和岗位差异较大,但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核心理论;
教育学原理、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
心理健康问题识别、评估与干预策略;
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未成年人保护法》《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教育技术应用
心理测评工具的编制与使用;
教学设计软件操作(如PowerPoint、SPSS)。
试讲/说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
教学方法与技巧(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结构化面试
教育理念与职业素养问题(如“如何处理学生心理危机”);
案例分析(如“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综合素质评估
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应急处理能力等。
教师资格证 :需取得高中/大学心理学、教育学补修合格证书;
普通话水平 :非师范类考生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
专业发展 :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提供心理咨询案例或科研项目。
教材与真题 :使用《心理学与教育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并结合近3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
强化技能 :重点提升心理咨询技能(如倾听、共情)和课程设计能力;
关注政策 :及时了解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招聘要求。
以上内容综合了高校心理教师招聘的常见形式和考核重点,具体以招聘单位发布的考试大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