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校就业形势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毕业生人数增加
2025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29.4万,较上年增加约6000名,增幅显着。
竞争压力提升
增加的毕业生数量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部分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金融、工程等)供需比例接近1:10。
“全员全学涯全覆盖”体系
各高校推行就业教育与服务全覆盖,从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到岗位对接提供全链条支持,包括校内外招聘活动、实习机会推荐等。
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
市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高校合作,开发不少于10万个就业岗位,组织特色招聘活动,并推出“不断线”就业服务。
产教融合与行业对接
多所高校(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深化产教融合,结合国家战略(如“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开展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顶尖高校优势明显
北京大学 :2024届本科就业率94.28%,硕士/博士就业率近100%,薪资水平达1.5万-2万元/月,供需比例1:10。
北京联合大学 :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3.65%-95%之间,通过“就业直通车”等活动提供超8.4万个职位。
北京科技大学 :2022届本科去向落实率89.12%,研究生98.03%,主要就业于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特色院校发展突出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入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高职,工科专业优势显着。
国有企业与科研机构需求旺盛
计算机科学、金融、能源等领域国有企业及科研院所仍是主要招聘单位。
新兴领域与高技术产业潜力大
高新技术、制造业、金融等领域的岗位需求增长显着,但竞争也更加激烈。
毕业生需提升竞争力
需通过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积累经验,增强求职优势。
关注政策与行业动态
及时了解政府推出的就业服务、岗位信息,结合自身专业规划职业方向。
综上,2025年北京高校就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但竞争压力仍需通过提升个人能力与适应市场变化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