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危废检测项目主要涵盖以下几类,旨在全面评估土壤污染状况及修复需求:
重金属检测
包括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高毒性金属,通过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检测其含量及分布。
有机污染物检测
多环芳烃(PAHs) :致癌、致畸物质,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
农药残留 :检测有机磷、多氯联苯等农药,常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石油烃类 :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植物生长,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检测。
病原体检测
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采用培养、PCR等技术,防止通过土壤传播疾病。
酸碱度(pH) :影响重金属活性,通过酸碱滴定法或pH计测量。
电导率 :反映土壤盐分含量,过高导致盐渍化,通过电导率仪检测。
有机质含量 :影响土壤肥力,采用重铬酸钾氧化-重氮化法或近红外光谱分析。
水分含量 :通过烘干法或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
急性毒性初筛
评估危废对生物的急性毒性,通过植物毒性测试或动物实验。
浸出毒性测试
检测危废遇水后释放的有害物质,判断污染扩散风险。
易燃性检测
识别可燃性气体,防范火灾风险。
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
阳离子交换量、容重、水溶性总量等物理指标。
项目案例参考 :合肥造纸厂土壤修复项目中,检测内容包含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病原体及理化性质(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等。不同项目可根据具体污染类型调整检测方案,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检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