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六大类,这些政策共同构成国家财政分配体系的核心内容:
通过财政收支规模及差额调节经济,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政府依据经济目标制定税收法规,通过税率、税基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和经济活动。例如,调整增值税税率、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
利用国债发行调节资金供求,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领域发展。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灾后重建和保障性住房。
包括购买性支出(如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和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补贴)。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8万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防灾减灾。
通过财政资金引导资本流向,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例如,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通过财政补贴保障民生、稳定市场。如提高国家助学金标准、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共同调节经济。例如,2024年通过降准降息(货币政策)与发行国债(财政政策)双轮驱动,促进经济复苏。未来财政政策将继续强调“积极有为、提质增效”,注重精准投放与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