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废除的朝代是 清朝 。具体分析如下:
废除时间与人物
科举制度最终在 1905年9月2日 被清政府正式废除。当时,晚清督抚袁世凯、张之洞等联名奏请停止科举取士,清廷于同年发布“上谕”宣布废止,从1906年起停止乡试及各省岁科考试。
历史背景
科举制度自 隋朝 创立(605年设立进士科)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与完善,至清朝末年因无法适应近代化需求而逐步僵化。晚清时期,面对内忧外患,科举制因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国家需求,成为改革阻力之一。
制度影响
废除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机制的终结,推动了中国教育向现代学制转型,为辛亥革命及后续的现代化进程埋下伏笔。
综上,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清朝末年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