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收账款的披露内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应收账款总额
报告期末需明确列示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反映公司整体信用销售规模。
账龄结构
按账龄分类(如0-30天、31-60天等)展示应收账款分布,帮助分析回收风险。
坏账准备
需披露坏账准备的金额及变动情况,反映对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部分的预估。
逾期情况
包括逾期未收款项的比例、金额及逾期时间分布,揭示潜在坏账风险。
催收政策与措施
说明公司采用的催收手段(如电话催收、法律诉讼等),体现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
实际回收情况
披露已回收金额及比例,反映公司收款效率与回款能力。
客户信息 :主要客户名称、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
销售条款 :包含付款条件(如账期、折扣政策)及合同协议编号。
税务信息 :关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计算方式。
若采用 账龄分析法 计提坏账准备,需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单项计提或比例计提)及合理性。
以上内容需符合会计准则要求,并在财务报表中完整披露,以辅助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信用风险与财务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