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韵字结尾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诗词分类整理
自然景观类
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散入松风韵更长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情感抒怀类
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辛弃疾《念奴娇·君诗好处》:下笔如神强压韵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哲理思考类
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二、韵脚特点
韵脚定义 :指诗句末尾押韵的字,通常位于句尾
韵母要求 :需保持韵母相似或相同
平仄配合 :古诗中韵脚常与平仄结合,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经典韵脚诗例
以“月”字押韵 :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以“风”字押韵 :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注:部分诗句存在争议,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中“无寻处”是否押韵,可结合具体韵书判断。建议阅读《现代汉语词典》或《古诗文鉴赏辞典》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