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是一个用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数据交换标准,其内容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根据搜索结果,IFC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资源层(Resource Layer)
包含基础信息定义,如测量数据、辅助信息、几何形状、对象属性、时间戳、价格等通用信息,作为信息模型的基础元素。
核心层(Core Layer)
定义建筑行业的抽象概念,如对象关系、类型定义、属性规则等,构建信息模型的整体框架。
共享层(Interoperability Layer)
提供跨专业领域的通用概念与对象,如梁、柱、门、窗等,实现不同领域间的信息交换。
领域层(Domain Layer)
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如结构、电气、施工管理等)定义具体模型,例如结构领域的支座、基础,电气领域的风机、电缆等。
IFC标准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九个主要领域:
建筑 :基础结构、建筑构件等。
结构分析 :梁柱板等结构元素的定义与分析方法。
电气 :电气系统设计、布线及安全性。
施工管理 :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
物业管理 :设备维护、能耗管理等。
HVAC建筑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管道消防 :给排水、消防系统的建模。
建筑控制 :建筑性能评估与优化。
环境与安全 :环境监测、安全风险评估等。
数据描述语言 :采用EXPRESS语言定义实体关系模型,包含约800个实体、358个属性集和121种数据类型。
开放性 :作为国际开放标准(OpenBIM),支持多软件协同工作,促进信息共享。
扩展性 :通过核心扩展(Core Extensions)机制,支持行业特定需求的定制化开发。
一个简单的IFC文件包含以下基本结构:
项目信息 :所有者历史、单位分配等。
几何模型 :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及几何形状定义。
属性数据 :材料属性、成本信息、时间序列等。
通过以上层次和领域的划分,IFC标准实现了从设计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与共享,推动了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