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字的诗句,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自然意象类
李白《峄阳孤桐,石耸天骨》:以孤桐与天骨意象表达风骨
杜甫《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通过衰骨意象抒发人生感慨
白居易《青石-激忠烈也》:以青石象征忠骨,赞颂烈士
二、人生哲理类
郑思肖《铁铸忠臣骨》:以铁骨喻指忠诚,展现民族气节
文天祥《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与“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生死观
于谦《石灰吟》:通过石灰经历千锤万凿仍保持形态,隐喻坚守气节
三、离别哀思类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以“头圆筋骨紧”暗喻侄儿骨骼强健,反衬离别之痛
白居易《望月有感》:通过“骨肉流离道路中”表达战乱中骨肉分离的悲哀
王安石《泊船瓜洲》: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反衬自身衰老与离愁
四、历史典故类
班超《可埋骨首阳山》:引用历史典故表达忠贞不屈
杜甫《兵车行》:通过“新鬼愁来旧鬼哭”展现战乱对骨肉分离的冲击
文天祥《正气歌》: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为开篇,奠定全诗基调
注:部分诗句存在多版本差异,如《将衰骨尽痛》原为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此处为简化表述。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验证。